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,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,形似苍龙卧海,面积12.52平方千米,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,素有“海天佛国”、“南海圣境”之称,南北长8.6千米,东西宽约3.5千米,岸线长30千米。中部佛顶山天灯台最高,海拔291.2米,向四面延伸,西为茶山,北为伏龙山,东为青鼓垒山,东南为锦屏山、莲台山、白华山,西南为梅岑山,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,连绵起伏。
普济寺
普济寺亦名前寺,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,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,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(916年)。寺院主体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2.6万平方米。普济寺中轴线上古建筑依次为御碑殿、天王殿、圆通殿和藏经楼。普济寺总体布局既采用传统的中轴线方法,又充分利用地形地段来安排单体建筑,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独具匠心,集清代建筑之大成,为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。

法雨寺
法雨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中山村。明万历八年(1580年)创建,初名“海潮庵”,因其位于普陀山主寺普济寺之后,又名后寺。法雨寺卧山挹海,巧运地形,划凿叠累,设台地六层,占地面积1.2万平方米。建筑坐北朝南,除山门“天后阁”位置偏向东侧外,殿宇建筑俱在同一中轴线上,由南向北分别为天王殿、玉佛殿、圆通殿、御碑殿、大雄宝殿及方丈殿,依次随地势而上。其他建筑两侧对称分布。法雨寺规模宏大,气势非凡,历史悠久,工艺精湛。

多宝塔
普陀山多宝塔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普济寺东南。元元统二年(1334年),宝陀观音寺(今普济寺)住持孚中怀信禅师受宣让王帖木儿不花“施钞千锭”,购苏州太湖美石建造多宝塔,故又名“太子塔”。多宝塔为宝箧印经塔形制,由两层基座、三层塔身及顶部塔刹组成,平面正方,通高18.2米。其形制特殊、构造精巧,集藏、蒙、汉文化于一体。

香会节
普陀山观音香会节起源于观音应化诞生或成道等日。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、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、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,海内外佛门弟子,不论远近纷纷从四面八方云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参加法会。十八日晚、十九日凌晨达到高潮,上万信众摩肩接踵,三步一拜齐登佛顶山,场面蔚为壮观。全山彻夜灯烛辉煌,讲经诵佛之声通宵达旦。

1982年,普陀山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2004年,普陀山被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。2007年5月8日,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,经原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,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