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州清真北大寺
沧州市区有7 座清真寺,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坐落在沧州市新华区解放中路南侧的清真北大寺。
据有关资料记载,该寺始建于明朝建文四年(1402年),历时18载,于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正式落成。主建人是原北大寺主教阿訇吴学孟的16世掌教祖先吴氏。因吴家当时的一位亲戚在宫廷担任要职,宫廷曾拨地40顷做资金,由张、王、李、刘、尹、代、马、回、吴九姓回族筹建,加
上沧州回族居民慷慨相助而成。全寺占地面积共12亩(8000 平方米)。其中大殿有九九八十一间,面积有 1200多平方米,南讲堂13间,水房子7大间,对厅3间。其建筑面积和规模是华北最大的一座清真寺。清代、民国两次修葺。文革期间,北大寺也受到了损坏。1980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。经过修复的北大寺,不仅恢复了原貌,而且胜过当初。1982年,修复后的清真北大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,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清真北大寺之名所缘,因在其南里许还有明末清初所建一寺,但规模小许多,为与其寺相区别,人们俗称北寺,久之称谓便成清真北大寺。
沧州清真北大寺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,是著名的穆斯林聚集地,在全国回族中享有盛名,许多伊斯兰教国家的朋友都曾慕名前来参观、礼拜。第一部汉译《古兰经》就在此诞生。该寺建筑面积广大,气势宏伟壮观,建筑风格独特。后窑殿殿顶部攒建三亭,中亭高30余米,两侧边亭略低,形似笔架峻拔如峰,更是沧州独特之景观。
到清真北大寺旅游参观,你会看到这座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,其层阶梯式布局意即大门、二门、礼拜大殿、望月楼、配殿等,都是清真北大寺内不可多得的景点。这里的建筑造型独特,可以看到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形式,同时也能看到阿拉伯建筑艺术特色。寺内的几株古柏、铁树、棕榈等植物,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,让人产生幽深肃穆之感。清真寺大门上所悬挂的“清真北大寺”匾额为回族革命家刘格平所提。
如今的清真北大寺,每天前来活动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