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县,安徽省 宿州市 辖县, 徐州都市圈 副中心城市;地处 安徽省 北大门、江苏省 徐州 近郊,位于 长江三角洲地区 、 淮海经济区 的中心部位和 华北平原 的东南边缘;素有“四省通衢”之称,是国家实施“一带一路”、“中原经济区”等全局性战略和安徽省实施“东向发展”、“皖北振兴”等区域性战略的节点 。截至2022年,萧县辖3个街道、22个镇、1个乡。 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萧县常住人口为1054597人。

龙辰塔
萧县古称 萧国 ,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,历史上长期为徐州下辖县 。是 汉文化 、 孝道文化 的发祥地,有 金寨文化遗址 、 花甲寺遗址 等新石器晚期遗留的文化遗址,隋唐时期的 萧窑遗址 。萧县素有“ 文献之邦 ”“胜利之城” 荣誉,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、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、中国葡萄之乡、安徽省文物大县。

萧县凤城新区
萧县是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,境内有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,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— 蔡洼风景区 、 凤山森林公园 等景点。萧县由于黄泛冲击原因,形成了西南平原、故黄河高地和东南浅山区三个不同自然区域的结合体,主属黄淮冲积平原。萧县水系属 淮河 流域,属新汴河、故黄河、王引河3个水系;萧县处于 北亚热带 和暖温带的过渡区,属 温带季风气候 ,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。
2022年,萧县地区生产总值440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.62亿元

区划详情
截至2022年,萧县辖3个街道、22个镇、1个乡: 凤城街道 、 龙河街道 、 锦屏街道 、 圣泉镇 、 龙城镇 、 黄口镇 、 杨楼镇 、 刘套镇 、 新庄镇 、 闫集镇 、 杜楼镇 、 王寨镇 、 祖楼镇 、 丁里镇 、 白土镇 、 马井镇 、 张庄寨镇 、 赵庄镇 、 永堌镇 、 青龙镇 、 大屯镇 、 官桥镇 、 庄里镇 、 酒店镇 、 孙圩子镇 、 石林乡 。萧县人民政府驻圣泉镇复兴路18号
书画
萧县书画 古称 宋绘 ,从数千年前的 良渚文化 开始就已出现,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,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·水墨写意的“ 龙城画派 ”,享誉徐淮。现代萧县被称为 国画之乡 ,由 萧龙士 为代表的萧籍画家创建了 江淮大写意画派 ,1993年,被文化部首批命名“中国 书画艺术之乡 ”。截至2015年9月,设有10多个书画艺术协会,有书画家4万人,省级以上书画协会会员400多人。
龙城画派
“ 龙城画派 ”,发端于明末,形成于清代中期,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。该时期,影响较大的书画家有 王之麟 、许辉祖、 吴作樟 、张太平、路荫南、侯子安、谢来占、 王为翰 、 袁汝霖 、刘云巢等,他们冲破笼罩画坛的“四王”画风,追逐时代新潮,以强烈的个性阔笔写意,以泼辣豪放的笔触写实,师法自然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他们艺术思想趋于一致,技法意趣趋于相同,融合南北,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风和流派。因其影响较大,活动中心又在龙城,故称“ 龙城画派 ”。
江淮画派
萧龙士 是 江淮大写意画派 的创始人,该画派经过几十年来的继承发展,成绩斐然,“龙门学士”中有的在安徽画坛已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中坚人物。
工艺
萧县剪纸
萧县是 书画艺术之乡 ,而 萧县剪纸 ,堪称水墨丹青的姐妹艺术,历史悠久,蕴涵丰富,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,表达了心中的理想、愿望,又美化了生活、环境,增添了祥和、喜庆、欢乐的气氛,体现了剪纸自身价值。
石刻艺术
萧县石刻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雕刻艺术。始于 汉代 的 画像石 ,已有二千多年。石刻取材于该县山中的 青石 ,青石蕴藏丰富,质地细密,坚硬耐风化,宜于雕镂艺术品。
截至2016年底,该县拥有汉画像石陈列馆和汉画学术馆等2座主题馆,藏有汉画像石300余块、国家一级文物16件,汉画内容涉及生产劳动、神话故事、珍禽瑞兽等6类,雕刻技法包括阴线刻、弧面浅浮雕、高浮雕等,为研究两汉时期的文化、经济、习俗及绘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。
萧县出土160余块汉墓石版浮雕,内容涉及诸多上古神话传说和史迹。 萧县汉画像石 是绘画和雕刻两门艺术结合的产物,是汉代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