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百县之合阳——伊尹故里 诗经合阳

127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7-30 15:18:24    

合阳古称“有莘国”,位于渭南市东北部、黄河西岸。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,总人口51万。合阳文化积淀深厚,有“伊尹故里·诗经合阳”的美誉。这里安寝着“三皇五帝”之一的帝喾,《关雎》等31篇《诗经》佳作皆出自或描述合阳,孕育了烹饪始祖伊尹、近代佛教大师印光法师等历史文化名人,出土了汉隶精品《合阳令·曹全碑》,提线木偶、跳戏、面花、秋千等31项民间艺术列入国家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被誉为中国爱情诗之源、中国民间文化之乡、中国黄河生态美食名城。

合阳旅游资源丰富,有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、国家AAAA景区——洽川;有全国唯一以帝王命名的武帝山国家森林公园;有融涵养水源、栖息珍禽、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;有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,天赐福地、秀夺终南的福山景区。

洽川风景区。在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怀抱里,有一颗明珠,这就是陕西省洽川风景名胜区。洽川,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二级台地上,总面积165平方公里,素有“小江南”之称,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、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。洽川风景名胜区,依地形地貌特点,可分为黄河滩涂、水乡田园、莘塬山岳、东雷抽黄、森林屏障等景区。

合阳县“初心公园”是合阳县委依托红26军在合阳的革命活动这一红色资源优势,重点打造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。1935年6月8日早,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42师骑兵团由澄城县进入合阳县境内,驻扎甘井镇屯里庙,吓跑国民党甘井镇长朱文宣,俘获处死副镇长郭明初,将财东张适之、舍儿、张德保的财物分给贫苦群众,受到广大贫苦群众热烈拥护。项目位处合阳县甘井镇城后村,规划占地107亩,总投资3000余万元,用50多个微场景真实还原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重要节点、重大事件。

福山景区位于合阳县灵泉村附近,福山的地貌十分特殊,整座山就像一只翘尾东行的大蝎子趴在沟壑中,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“蝎子山”,民间有“聚宝盆、福寿山,蝎子趴在盆中间”之说。2001年航拍洽川景区时,从没来过洽川的拍摄人员开始还担心在空中找不准福山,可是飞到这里,一眼就看到一只祥云缭绕、活灵活现的大蝎子,他们马上认准了这就是福山。

福山让人称道的,不仅是它独特的造型,关键在于它的“三教合一,和睦相处”。在这座山上,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,道教的老子,还有儒教的孔子,这种奇特的现象在我国十分罕见。

罗山寺塔又名岱堡塔,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村西南,此塔建于晚唐,据现在已有1500多年,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渭南市10大最佳旅游景点之一。

夏阳黄河古渡位于陕西合阳县东20公里处的夏阳村,隔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吴王渡相对,因楚、汉相争时,汉淮阴侯韩信从这里用木罂渡军,攻取魏都,故又称“木罂渡”或“淮阴渡”。合阳县灵泉村尚有“木罂渡军处”遗址。夏阳村有木罂诗碑一通,为清初刻制,横长0.8米,竖高0.38米,上刻诗云:“淮阴往事执平云,高帝何尝尽负臣。功就从龙嫌震主,势成履虎欠抽身。松间落叶推同辈,湖上烟波让古人。瞬息弓藏惊幻梦,木罂渡口迄难湮。”

玄武庙青石殿位于合阳县城西南10.5公里处的王村镇南王村西北。该殿自明万历四年开始创建,至三十二年竣工,历时二十八年,是陕西省仅有的纯青石大型建筑,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石雕艺术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,1984年公布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处女泉原名东鲤瀵,又名伏鱼泉,《合阳县全志》等地方志中多有记载,但多年以来一直没于黄河之中,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,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东雷抽黄工程防护堤,逼黄河水改道东移,处女泉才重新显现出其身姿。

处女泉实际上是个泉群,大小泉眼无数。大者如车轮,小者如蚁穴,水的浮力极大。站在泉边凝视,可见泉底水冲起了金黄色的细沙,宛如一只只巨大的蝴蝶,又名“蝴蝶泉”。水温常年保持在30度左右,每到冬季,雾气腾空,绵延十里不绝,置身其中,如饮甘醴,飘飘欲仙。

黄河洽川段乌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5800公顷,其中核心区面积14300公顷,实验区面积11500公顷。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0日至8月31日。

合阳黑池镇的羊肉餬饽曾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。黑池镇,因书圣王羲之题字之后在涝池涮笔染黑池水而得名,且是明代传奇戏曲家王异的故里,文化底蕴丰厚。单就饮食文化而言,地方风味美食羊肉餬饽,还同南宋的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和王镇有关。

《宋史》载:金将王镇归顺南宋,领兵南下,行至黑池附近的韩庄,天已昏黑。老百姓见军纪严明,就热情地招待,有的端羊肉,有的送烩饼。王镇又渴又饥,就将这两样东西掺合在一起,其香妙不可言。于是他令伙头军询问这两样东西的做法。南宋绍兴十年(1140年),王镇同岳飞在朱仙镇里应外合,大破金兵,迫使金兀术仓皇逃走。在会师祝捷会上,王镇就用那“二合一”招待岳元帅。岳飞细品,觉得味道极美,就问这是何物。王镇说:“肉是羊肉,饼子是汉民叫饽饽,我们胡人很爱吃。”岳飞说:“胡汉能成为兄弟,也可以变一家,那就叫餬饽吧。”

合阳作为“厨祖”伊尹的故乡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每道菜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和讲究。说道讲究的菜品,不得不提合阳的十碗席。

十碗席又称“十全席”、“十碗饭”。是合阳传统宴会的最高规格,一般为老人祝寿、送葬或过春节招待客人时才做。合阳当地的传统宴会的菜品一般分为两种酒菜和饭菜两大部分,其中的饭菜,绝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律十大碗,民间俗称:“十碗饭”。

踅面,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。在合阳,在东府,那都是相当有名。而在合阳当地流传的这句“没吃踅面没看线(戏),没有到过合阳县”,就更加说明了踅面在合阳人生活中的重要。

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,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可称得上是“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”。汉朝初年,魏王豹反汉,韩信奉命出兵平叛,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。假如埋锅造饭,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,是兵家大忌。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,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,烙成大饼,发给士兵,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,十分快捷方便,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。“踅”即“折足”,是个会意字,在关中方言中是“转来转去”的意思。因为踅面从和面、摊饼到下面、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,都有“踅”的动作在里边,因而得名。

辣子豆腐 流行于县西南的路井、独店、孟庄一带。先把豆腐切块放入带调料的汤中煮20分钟;再煎好哨子。内容有油炸豆腐、萝卜丁、莲菜丁、肥肠等;再烧好猪油、清油相掺合的油泼辣子,只取上部辣子油备用。吃时先舀豆腐,再搭梢子,最后淋上辣子油,味美可口,有宁吃一碗辣子豆腐,不吃十碗席之说。

相关文章
  • 友情链接
申请友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