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长假,山东临沂大洼风景区旅游攻略

168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12-05 17:07:22    

大洼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城东北35公里处

大洼风景区向北通过临沂第一隧道,直接到蒙阴百花峪(布袋峪)和蒙阴蒙山云蒙景区。向南与327国道有公路相通。此处群峰连绵,沟壑纵横,峭壁悬崖,怪石林立,极具擅幽之胜,而无市井之喧。春夏万木花开,莺飞草长,山泉漱玉,蛙声十里,更显灵气。深秋层林尽染,红黄斑斓,硕果盈枝,美不胜收。冬雪皑皑,松柏青青,溪冰如镜,更见高洁。四时景色尽妙,堪称深秀莫测的世外桃源。

龙虎门

龙虎门从卞桥镇沿公路北行10公里,便进入大洼景区山口。路两侧两座山峦对峙,如一龙一虎把守山口,称为“龙虎门”。门东侧有山溪,清流潺潺,名“龙王河”。河底怪石嶙峋,崖畔青松茏翠,引人步入佳境。三柱峰位于龙虎门东北,沿一条名叫水沟的山涧前行,涧底流水澄澈,草木丛生,前方有三座秀峰,如柱擎天,称“三柱山”,又名“三柱峰”。奇峰险峻,林木葱茏。登峰眺望,云蒙在北,龟蒙在西,拔地耸天,横空出世。俯瞰大洼,翠峦起伏,房舍俨然,楼台参差,阡陌交错,胜似桃源风光。三柱峰迤北,是一大片原始森林,苍茫林海,一望无际。 老寿星塑像老寿山高约600米,山势奇特,山上怪石林立,形态各异,南侧一悬崖壁立,高约100余米。悬崖上方有一巨石如长寿龟,形象逼真。下临深涧,流水澄碧,夏日山洪下泻,如龙吟虎啸。其上平台有一高4米的老寿星白色塑像。寿星右手策杖而立,长额深目,笑容可掬。寿星,本为星名,即老人星。塑像左侧,一童子单膝跪地,肩负一巨型葫芦,傍有一巨大灵芝、一只梅花鹿,造型别致,栩栩如生。顶部山崖上刻一巨大“寿”字,字高2米,宽1.5米,甚为壮观。有诗曰:“者个老儿非等闲,斑衣鹤发驻童颜,任他世上风波起,只在山中不出山。”此处长满苍松翠柏,芳草清香,环境幽静。 长眉洞洞在垛石山西南崖下。避风朝阳,宽阔而深邃,下有石阶,相传此洞曾是穆桂英的师父长眉仙翁所居之处。 鬼谷子峪在大洼林场场部西面,是一条西北东南向山峪。峪西侧高峰耸峙,松柞茂密,东侧层峦逶迤,林木葱翠,涧底怪石累累,细流淙淙。山峪右侧,裸露着一些巨岩,上面摩刻有“听涛”、“仙道”、“仙境”、“山青水秀”等今人题词。巨岩附近有一株高大三角枫树,枝叶茂密如蓬,传为当年鬼谷子登山休憩之处。鬼谷子峪有鬼谷子洞,相传为鬼谷子修炼之处,洞前竹林密布,周围多嶙峋怪石。

鬼谷子村

鬼谷子村从龙虎门沿进山路往北,约行3公里,沿河左岸有一个疏落的小山村,据传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出生在此,故名鬼谷子村。鬼谷子为战国时人,姓名传说不一,有的说姓王名诩,也有的说名利或,《东周列国志》称姓王名禅,隐居鬼谷,因以为号。此人长于修身养性和纵横捭阖之术,是一位著名的谋略家、兵家、辩士。战国时鬼谷子隐居蒙山此处教授弟子,后叱咤风云的大兵法家孙膑、庞涓和纵横家苏秦、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。

凌云宫

凌云宫位于大洼以北刀山前怀,海拔近800米,是一座道观,建筑年代不详。凌云宫大殿坐北朝南,面向大洼。殿前石砌台阶,房舍断壁,院落残墙,还历历可见。13通残碑字迹漫漶难辨。现存八株大银杏树,高均30余米,干粗都在4米以上,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,依旧傲然挺立,葱翠欲滴。原凌云宫古树参天,林荫蔽日,真乃深山藏古寺,别开一洞天。

玉皇阁

玉皇阁位于大洼林场场部东侧,依山而建,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,主体建筑为清雍正年间重修。现彩画涂壁,神像重塑,院落重茸。阁楼分上下两层,砖木结构,朱墙灰瓦,古朴典雅,底层祀玉皇,上层祀西王母。院内有清嘉庆年间石碑,记载曾重修玉皇阁的情况。门楼书有楹联“万道霞光归紫府,千条瑞气贯黄庭”。阁楼周围,林木茂密,长满松柏、翠竹、水杉、杨树等,风光秀丽迷人。临窗眺望,远山送青,奇峰如画。 鬼谷子讲堂位于鬼谷子峪上方左侧,红墙青瓦,竹篱相围,为仿古建筑,三间,南北长8米,东西宽12米,坐北朝南,庑殿顶,四面斜坡,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,周围丹柱环立。讲堂东临深涧,西依崇山,松风竹月,极为清幽。正殿供鬼谷子塑像,两侧侍立者为苏秦、张仪、孙膑、庞涓,还有茅蒙和其养女媛媛。这里七人共堂,亦为游客增加了一些谈资。鬼谷子讲堂的东南侧,有古槐一株,树龄已逾200年,干粗3米,树枝匀称地向四周伸展,翠叶稠密,浓荫满院,遮地半亩,鸟鸣枝头,更显山幽。鬼谷子讲堂隐于深山老林之中,地势险要,人迹罕至,仙草灵气充满幽谷,云雾飘忽,景色深奥。

智慧府

智慧府位于大洼景区西部,两洞相连,世传为当年孙膑、庞涓拜鬼谷子学艺时所居之处。两洞一为孙膑洞,一为庞涓洞。因孙膑、庞涓在此相互斗智,故此洞又名“智慧府”。后庞涓心术不正,自知无法超过孙膑,提前下山任魏军将领。孙膑虚心好学,潜心钻研,最终学有所成,助齐败魏,其所著《孙膑兵法》留传后世。

将军亭

将军亭在三皇庙旧址路南,英雄洞路东,金线河拐弯处。抗日战争时期,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司令彭雄,一一五师政委代师长陈光、政委罗荣恒、政治部主任萧华,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等我军多位高级将领,常在此庙前小山上讲演,激励官兵奋勇冲锋鏖战。为志纪念,此处建将军亭。

相关文章
  • 友情链接
申请友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