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楼旅游攻略(武汉黄鹤楼旅游攻略)

133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4-07 17:53:22    

 

作者:背包客联盟丨强子

温馨提示

文章版权归“背包网”所有,禁止私自转载

如需转载,请获取授权

简介

黄鹤楼位于湖北的武汉武昌蛇山上,黄鹤楼与江西滕王阁、湖南岳阳楼齐名,黄鹤楼并称为“江南三大楼阁”。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,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,孙权为实现“以武治国而昌”(“武昌”的名称由来于此),筑城为守,建黄鹤楼以嘹望。至唐朝,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。黄鹤楼屡毁屡建,经过了流光的洗礼,时代的磨难,楼中装的也不再仅仅是雕梁画栋,水墨丹青,而是盛满了诗情,盛满了画意,盛满了浓浓的情结,纠缠在这长江岸边,久久不能散去。

景点

白云阁

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,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。海拔75.5米,阁高41.7米,比黄鹤主楼仅低10米。因位处公园中心的制高点,也就成为统率东、南、北区的标志性建筑,是观赏楼(黄鹤楼)、山(蛇山)、江(长江)的极佳景点,也是观赏三镇云彩的最佳处。

南轩、北轩

从黄鹤楼公园西大门进入,在主楼中轴线的两边,大家会看到有两座相对应的建筑,既精巧别致,又引人眼球,这就是与黄鹤楼配套的南轩和北轩。两轩位于黄鹤楼以西106米、白云阁以西379米处。

奇石馆

始筑于1990年,别称文苑,是书画、珠宝、工艺品展览场所。奇石馆位于黄鹤楼正东153米、白云阁西南133米处,不远处有米芾拜石、搁笔亭和《崔颢题诗图》浮雕等景点。

胜像宝塔

又称宝像塔,因白色,又叫做白塔。原坐落在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,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,被移至至蛇山西部。84年又被迁入公园西大门入口处。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,是迄今为止黄鹤楼故址保存最为古老完整的建筑。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紫竹苑

坐落于蛇山南坡,在黄鹤楼东南方向176米、白云阁西南6米处,东有诗碑曲廊,西有跨鹤亭。又“东山小隐”之号称。所谓“东山小隐”其实是康熙十九年湖北布政使徐惺为隐居之用建造的一座私人别院。起初全为竹结构,故给取了个名,曰“竹园”,又因其呈阶梯状,错落有致,隐匿于山林之中,故称为“东山小隐”。

岳飞功德坊

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气势、最恢弘的一块牌坊,以示光大爱国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。岳飞功德坊高10.7米,宽7米,造型素雅庄重,精选优质的白色大理石由精工巧匠雕制而成;4柱的下部有8个石狮作支柱,牌坊上部是由50组斗拱撑托的复式“品”字形的巨形牌楼组成。翘角处,上有“屋脊鱼尾”,下有“角梁龙头”。牌坊上部的画壁上雕有“圣麟巡天”“二龙戏珠”、“九龙翻腾”。

毛泽东词亭

位于于公园南区南楼东南侧,读书时代的毛泽东在去北京、上海及返湘途中,曾多次次在此处停留,住于蛇山脚下的黄土坡,与陈潭秋等人晤谈。

跨鹤亭

坐落于黄鹤楼公园南区紫竹苑西北方,亭名取自跨鹤之仙的传说。南北朝时期,盛行神仙之说,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也在专谈“怪力乱神”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。跨鹤之仙的传说,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。他的《述异记》中的“驾鹤之宾”。

搁笔亭

坐落于公园南部,在黄鹤楼以东132米。此亭得名于盛唐时期黄鹤楼上“崔颢题诗李白搁笔”的一段佳话。崔颢,唐玄宗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,人称崔司勋。他从边地归来游武昌时,在黄鹤楼上写下了七律《黄鹤楼》

《崔颢题诗图》浮雕

黄鹤楼公园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地方。不知道有多少名人曾在此留下了作品。崔颢就是其中一位。《崔颢题诗图》浮雕在黄鹤楼以东118米。位于主楼和南楼之间,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浮雕。被称为诗碑,又被称为题诗图。图上雕绘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霞缭绕间,长袖飘逸、峨冠博带、潇洒挺拔、运笔赋诗的形象,图的中央雕刻着他的千古名诗《黄鹤楼》。

西爽亭

始建于宋代。据清《黄鹄山志》载:西爽亭在涌月楼北,下临崖壁,亭上有唐代的“西爽”摩崖题字。乾隆《江夏县志》说:“‘西爽’石刻在黄鹤楼后石壁,明直指宋公得之巉崖中,石巨不能移,乃摩二字于碑,碑已废,此崖故字犹存。

瞰川亭、揽虹亭

亦称南亭、北亭,位于黄鹤楼前台阶中轴线的两侧。系黄鹤主楼的配亭。揽虹亭坐北朝南,瞰川亭坐南朝北。均呈八角正方形,长、宽各为9.5米,每边长2米,圆柱高8米,亭高13.8米。钢筋水泥结构,顶部是宝瓶式顶刹,檐下施斗拱装饰,底部设重台并环雕花栏杆,八角重檐攒尖顶,羽翼舒展,雄健俏丽。红柱黄瓦,流金飞碧。

宝铜顶

黄鹤楼宝铜顶前身是清同治黄鹤楼楼顶,摆置在黄鹤楼正东92米、白云阁以西185米处。宝铜顶原是武昌府知府黄昌辅主持重建黄鹤楼时,其目的为了和这座新修的楼阁相匹配而下令建造的。宝铜顶为青铜铸成,中空,高3.4米,壁厚4厘米,底直径1.8米,重约2吨。整个顶分为三部分,上端为宝瓶攒尖顶,中部呈两个球体叠加形成的葫芦型,底部为莲花宝座型。

鹅池

位于公园南区,在黄鹤楼东南209米、白云阁西南103米处,与白龙池紧紧相连,是南区景观的中心。 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。

住宿

武汉的住宿服务业较为发达,宾馆、酒店随处可见。武昌和汉口火车站附近有很多经济实惠的旅馆招待所,汉口金融中心集中了很多高档酒店。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预定酒店享受会员价。一般游客为了游玩方便多会选择在武汉大学、户部巷 、江汉路等周边住宿,周边餐饮、购物、交通也都很方便。住在武汉,即能感受品质的奢华,也不乏经济实惠的选择——国际品牌五星级高级酒店不仅拥有高标准的服务,同事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;而遍布城中的经济型酒店则为更多讲究性价比的客人带来舒适、便捷的住宿服务,还有个性十足的青年旅社,则是背包客温暖的家。武汉现有五星级酒店14家,四星级酒店30家,为您提供更加优质的选择。

美食/特产

▌美食指南

来武汉品尝美食,那您是选对地方了!武汉坊间有云:“早尝户部巷,夜吃吉庆街。早晨去户部巷“过早”,一整条街的特色美味任君挑选;夜间再到吉庆街听着小曲儿吃着大排档,人生快意莫不过此。这街头巷尾有什么好吃的?水煮油拌风凉干,唇齿软酥芝麻香;三鲜豆皮作料全,吃在嘴里赛神仙;四季汤包一笼笼,个儿匀外紧内松;瓦罐鸡汤文火熬,不是美味也佳肴;大米黄豆盐葱姜,一个圆圈脆又香;刨花锯末锅底平,铲出食物金包银——它们是热干面、豆皮、 汤包、鸡汤、面窝、锅贴,光说着,就让人流口水了。吃过这些,您的味蕾会告诉您爱上武汉的理由。

▌美食推荐

武昌鱼

产于武昌区的梁子湖内,由于湖中草盛饵丰,使武昌鱼肉质嫩白,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。武昌鱼的烹饪方法丰富多样,十分讲究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清蒸,精心挑选一千克左右的现货武昌鱼,辅以火腿、香菇、冬笋、鸡汤等十多种配料调料,上笼清蒸,悉心掌握火候,蒸好后再在鱼上缀上红、绿、黄各色菜丝,使之色彩艳丽,香味扑鼻,鱼肉肥美细腻,汤汁鲜浓清香。

热干面

是武汉最负盛名的传统早点,清晨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,能让你一天心情美滋滋。它既不同于凉面,也不同于汤面,面条煮熟后拌油摊晾,吃时再放入沸水中烫热,淋上秘制芝麻酱、香油、辣椒等做成的酱汁,面条爽滑筋道,香浓鲜美,诱人食欲。

鸭脖

武汉的鸭脖又分“精武鸭脖”和“周黑鸭”两种。

精武鸭脖:它是武汉最有名的小吃,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。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制成,具有四川麻辣风格,香味扑鼻,口感刺激,鲜美无比。

周黑鸭:1997年周富裕自行研发出“周黑鸭”的配方,很快“周黑鸭”以“入口微甜爽辣,吃后回味悠长”的独特口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。武汉的大街小巷都有卖鸭脖的小店,很多假冒的也掺杂其中,普通武汉人也经常无法辨认。建议不要在火车站附近买。另外,除了鸭脖还有鸭锁骨、鸭掌、鹅翅、鸭肠、鸭舌、鸭腿等多种可以尝试。

洪山菜薹

紫菜薹的珍稀品种,俗称“大股子”,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其茎肥叶嫩,色香味美,在唐代已经是著名的蔬菜,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,曾被封为“金殿玉菜”,与武昌鱼一起被列为楚天两大名菜。

排骨藕汤

湖北人爱喝汤,有“无汤不成宴席”的说法。湖北号称千湖之省、水乡泽国,盛产莲藕,粉嫩白净,生吃就甘甜化渣,口感绵绵舒适,闻名全国。煨汤的陶罐就称为“吊子”,只有湖北特有的砂锅吊子,才能煨出如此鲜醇味美的浓汤来。

汤包

顾名思义,是一种包子,但是里面是有汤的,和小笼包的区别在于,汤包比小笼包稍大,而且更注重汤的味道,有些汤包还做成用吸管来吸里面的汤汁,馅味和皮味可能要稍好一些。

▌特产速览

武汉市主要分为汉口(经济区)、武昌(文化区)、汉阳(旅游区)三大镇,其中汉口最为繁华,是购物的天堂,有人潮如织的江汉路步行街,年轻时尚的地带——民众乐园,商贾云集的汉正街批发市场,全新街服饰一条街等;武昌主要有街道口、广埠屯、司门口等多个购物区。传统的土特产如麻烘糕、孝感麻糖,还有精武鸭颈,武昌鱼等都可带回家去与家人、朋友分享。

路线推荐

黄鹤楼赏花游线

东大门 →岳飞铜像 →岳飞亭 →紫薇园 →瀑布、古 →梦得亭 →乐天亭 →落梅轩 →鹅池 →诗碑廊 →毛泽东诗碑亭 →洗笔池 →南楼 →奇石馆 →崔颢题诗图 →搁笔亭 →古铜顶 →千禧钟 →黄鹤楼 →黄鹤楼归来铜雕 →三楚一廔牌坊 →胜像宝塔 →西大门

 

相关文章
  • 友情链接
申请友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