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秦时期,雅安地区属蜀国、青衣羌国。
秦时,置严道县,治所在今荥经县古城村,一说即今荥经县,属蜀郡。
西汉高帝六年(前201年),置青衣县,治所在今芦山县,一说在今名山区北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置莋都县,治所在今汉源县东北;置旄牛县,治所在今汉源县南大渡河南岸;置徙县,治所在今天全县始阳镇。
西汉天汉四年(前97年),废莋都县。
青衣县、严道县、旄牛县、徙县属益州蜀郡。

王莽时期,改严道为严治,东汉复旧名。
东汉阳嘉二年(133年),改青衣县为汉嘉县。
西晋时期,改徙县为徙阳县。
汉嘉县、徙阳县、严道县、旄牛县属益州汉嘉郡。

西晋永嘉后,废徙阳县。
东晋时期,侨置汉嘉县,治所在今芦山县,一说在今崇州市境;侨置徙阳县,治所在今天全县始阳镇,一说在今崇州市境。
东晋永和中,废旄牛县。
十六国成汉后,废严道县。
南朝宋时期,复置旄牛县:置城阳县,治所在今汉源县东北。
汉嘉县、徙阳县属益州晋原郡;城阳县、旄牛县属益州沈黎郡。

南朝齐时期,废城阳县、旄牛县;改徙阳县为枞阳县。
枞阳县、汉嘉县属益州晋康郡。

南齐后,废枞阳县、汉嘉县。
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,置始阳县,治所在今雅安市西;置蒙山县,治所在今名山区。
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,置沈黎县,治所在今汉源县东北,寻废。
隋开皇中,复置沈黎县。
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,改蒙山县为名山县;改始阳县为蒙山县。
隋仁寿元年(601年),置卢山镇,在今芦山县。
仁寿二年(602年),置汉源镇,在今汉源县九襄镇。
仁寿三年(603年),升卢山镇置卢山县。
仁寿四年(604年),升汉源镇置汉源县。
隋大业二年(603年),改大渡戍置阳山镇,在今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。
大业三年(607年),改蒙山县为严道县。
严道县、名山县、卢山县、沈黎县、汉源县属临邛郡。

大业后,废沈黎县。
唐武德元年(618年),置濛阳县,治所在今雅安市西北;置灵关县,治所在今宝兴县灵关镇;置阳启县,治所在今雅安市西北;置嘉良县,治所在今雅安市西北;置大利县,治所在今芦山县西北;升阳山镇置阳山县;置百丈镇,在今名山区百丈镇。
武德三年(620年),置荣经县,治所在今荥经县。
武德六年(623年),废濛阳县、灵关县、阳启县、嘉良县、大利县。
唐贞观八年(634年),升百丈镇置百丈县。
唐仪凤二年(677年),析汉源县置大渡县,治所在今汉源县西北,一说在今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;析汉源县置飞越县,治所在今汉源县西北。
武周长安二年(702年),废大渡县入飞越县。
唐天宝前,置羁縻东石乳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西石乳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涉邛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汶东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费林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徐渠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强鸡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长臂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杨常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或小金县境,后废;置羁縻雉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。
天宝元年(742年),改阳山县为通望县。
天宝初,废飞越县入汉源县。
唐开元前,置羁縻奉上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辄荣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剧川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合钦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西北境或泸定县南境;置羁縻蓬口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博卢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明川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胣䏢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蓬矢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汉源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大渡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泸定县境;置木属州,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或泸定县境;置羁縻河东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西北,一说在泸定县冷碛镇;置羁縻甫岚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等县境;置羁縻昌明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归化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境;置羁縻象川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丛夏州,治所在今甘洛县或汉源县、石棉县境;置羁縻和良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和都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附树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、石棉县或甘洛县境。
开元十七年(729年),置羁縻上贵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西北境或泸定县南境;置羁縻滑川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泸定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比川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吉川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甫萼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甘洛县境;置羁縻比地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汉源县、泸定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苍荣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汉源县、泸定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黔川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泸定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贵林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泸定县境;置羁縻牒珍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泸定县境;置羁縻浪弥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汉源县、泸定县境;置羁縻郎郭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泸定县境;置羁縻上钦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泸定县境;置羁縻时蓬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汉源县、泸定县境;置羁縻俨马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汉源县、泸定县境;置羁縻脚川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开望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上蓬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比蓬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剥重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泸定县境;置羁縻久护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瑶剑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境;置羁縻明昌州,治所在今汉源县或石棉县、甘洛县、泸定县境。
开元后,置羁縻严城州,治所在今天全县境;置羁縻盐井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凉川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;置羁縻甫和州,治所在今宝兴县境,后废。
唐乾元后,通望县徙治今汉源县。
唐贞元中,汉源县徙治今汉源县清溪镇。
唐大和前,置羁縻索古州,治所在今石棉县或甘县境,属剑南道黎州都督府。
严道县、卢山县、名山县、百丈县、荣经县属剑南道雅州;汉源县、通望县属剑南道黎州;东石乳州、西石乳州、涉邛州、汶东州、费林州、徐渠州、强鸡州、长臂州、杨常州、縻雉州、合钦州、严城州、盐井州、凉川州、甫和州属剑南道雅州都督府;奉上州、辄荣州、剧川州、蓬口州、博卢州、明川州、胣䏢州、蓬矢州、大渡州、木属州、河东州、甫岚州、昌明州、归化州、象川州、丛夏州、和良州、和良州、和都州、附树州、上贵州、滑川州、比川州、吉川州、甫萼州、比地州、苍荣州、黔川州、贵林州、牒珍州、浪弥州、郎郭州、上钦州、时蓬州、俨马州、脚川州、开望州、上蓬州、比蓬州、剥重州、久护州、瑶剑州、明昌州、合钦州属剑南道黎州都督府。

北宋时期,严道县徙治今雅安市。
北宋庆历六年(1046年),废通望县入汉源县为镇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,废百丈县入名山县。
北宋元祐二年(1087年),复置百丈县。
汉源县、索古州、奉上州、合钦州、剧川州、辄荣州、蓬口州、博卢州、明川州、胣䏢州、蓬矢州、大渡州、木属州、河东州、甫岚州、昌明州、归化州、象川州、丛夏州、和良州、和都州、附树州、上贵州、滑川州、比川州、吉川州、甫萼州、比地州、苍荣州、滑川州、贵林州、牒珍州、浪弥州、郎郭州、上钦州、时蓬州、俨马州、脚川州、开望州、上蓬州、比蓬州、剥重州、久护州、瑶剑州、明昌州属成都府路黎州;严道县、卢山县、名山县、荣经县、百丈县、严城州属成都府路雅州。

北宋后,废严城州、奉上州、辄荣州、剧川州、合钦州、蓬口州、博卢州、明川州、胣䏢州、蓬矢州、大渡州、木属州、河东州、甫岚州、昌明州、归化州、象川州、丛夏州、和良州、和都州、附树州、上贵州、滑川州、比川州、吉川州、甫萼州、比地州、苍荣州、黔川州、贵林州、牒珍州、浪弥州、郎郭州、上钦州、时蓬州、俨马州、脚川州、开望州、上蓬州、比蓬州、剥重州、久护州、瑶剑州、明昌州、索古州。
元朝时期,改卢山县为泸山县;置碉门宣抚司,治所在今天全县,后改为六番招讨司,后又分置天全招讨司,治所在今天全县始阳镇。
名山县、泸山县、百丈县、荣经县、严道县属宣政院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雅州;汉源县属宣政院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黎州;六番招讨司、天全招讨司属宣政院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。

元末,废泸山县、荣经县入严道县。
明洪武二年(1380年),废百丈县。
洪武四年(1371年),废严道县。
洪武五年(1372年),废汉源县。
洪武六年(1373年),并六番招讨司、天全招讨司为天全六番招讨司,治所在今天全县始阳镇;改泸山巡司置芦山县,治所在今芦山县。
洪武九年(1376年),置黎州长官司,治所在今汉源县清溪镇。
洪武十一年(1378年),升黎州长官司置黎州安抚司。
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复置荣经县。
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置大渡河守御千户所,治所在今汉源县清溪镇
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,降黎州安抚司为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。
名山县、荣经县、芦山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雅州;天全六番招讨司、大渡河守御千户所、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属四川都指挥使司。

清初,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与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合并为黎大守御千户所,治所在今汉源县清溪镇。
清雍正七年(1729年),置雅安县,治所在今雅安市。
雍正八年(1730年),改黎大守御千户所置清溪县;改天全六番招讨司为天全州。
雅安县、名山县、荣经县、芦山县、天全州、清溪县属四川省雅州府。

民国时期,改荣经县为荥经县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,改天全州设天全县,治所在今天全县;雅安县、名山县、荥经县、清溪县、天全县、芦山县属四川省上川南道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,改上川南道为建昌道;改清溪县为汉源县。
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废建昌道,辖县直属四川省;置穆坪设治局,治所在穆坪(在今宝兴县城关镇)。
民国十九年(1930年),改穆坪设治局置宝兴县,直属四川省。
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雅安县、名山县、荥经县、汉源县、天全县、芦山县、宝兴县属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,设西康省,改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为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区;名山县属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。
1950年,汉源县徙治今九襄镇;雅安县、荥经县、汉源县、天全县、芦山县、宝兴县属西康省雅安专区;名山县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。
1951年,析雅安县城区及近郊设县级雅安市;析汉源县、冕宁县、越西县置石棉县,属雅安专区。
1952年,汉源县徙治今富林镇;撤川西行署区,眉山专区属四川省。
1953年,名山县改属四川省温江专区。
1959年,雅安市并入雅安县。
1955年,撤西康省,雅安专区属四川省;名山县改属雅安专区。
1981年,改雅安专区为雅安地区。
1983年,改雅安县设省辖县级市,由雅安地区代管。
2000年,撤雅安地区,设地级雅安市,改县级雅安市为雨城区;名山县、荥经县、汉源县、天全县、芦山县、宝兴县属雅安市。
2012年,改名山县为名山区。
雅安市辖雨城区、名山区、荥经县、汉源县、石棉县、天全县、芦山县、宝兴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