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每座名山大川大多伴随而建了一些寺庙。这座千年古刹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,占地约1.7公顷,前为香炉峰,后倚白云峰,有“进山不见寺,进寺不见山”的奇特建筑格局,这就是福州著名的寺院–涌泉寺。

相传这里原来是一处深潭,潭内有一毒龙,为害周围的百姓。唐建中四年,当地郡守请法师制伏了毒龙,法师在潭畔诵华严经,龙遂离去。众人深感其德,就潭址建寺,迎师住锡,便有了法严寺,也就是今天的涌泉寺。

走进涌泉寺,首先看到的就是最著名的一对“千佛陶塔”。佛塔耸立在寺门两侧,东边一座是“庄严劫千佛宝塔”,西边为“贤劫千佛宝塔”。塔身塑有佛像1038尊。塔高大精美,为国内稀有。另外,康熙1699年颁赐的御书“涌泉寺”泥金匾额,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。

鼓山是福州著名的健身登高之处,登过若干次鼓山,只在几年前走进过一次涌泉寺,概因着门票略贵了些,40元的门票,想来,除了虔诚的佛教徒,一般的游客会觉得不值吧。

中国的大小景区大抵如此,夸张的门票价格挡住了人们出游的兴致。只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这40元的门票也让古刹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净。



在寺院布局方面,
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,
以大雄宝殿为中心,
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,
构成一错落有序的寺院建筑群。
涌泉寺依山偎谷,
槛廊连缀,
明清的建筑风格,
让大雄宝殿巨柱耸立,
飞檐凌空,
雄伟辉煌。



涌泉寺占地约1.7公顷,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。寺依山偎谷,槛廊连缀,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。大雄宝殿巨柱耸立,飞檐凌空,雄伟辉煌。

晨钟暮鼓后,听山正当时
明清以来,住持涌泉寺的名僧辈出,先有永觉元贤、为霖、道霈,后有古月、地华、妙莲,近代有虚云、圆瑛诸名僧大德。清朝末年,妙莲法师为修寺出洋募化,在南洋槟城建极乐寺为鼓山下院。古月禅师住持涌泉寺期间,带领僧人将寺庙修缮一新,盛极一时。1929年,近代名僧虚云在林森等人的邀请下,任涌泉寺住持,率领僧众,重振宗风。首先革除挂名职事,建立禅堂规则,恢复首座、西堂、后堂、堂主四班首及维那等首领执事。其次,创办鼓山佛学院,请慈舟法师主讲,造就僧伽人才。第三,整理涌泉寺所藏佛经经版,编《鼓山经板目录》。虚云法师还亲临禅堂与僧人一起“坐香”“讲开示”,并带领僧人植树造林,参加生产劳动。

交通攻略:福州乘7、29、36、40、58、69、70、73、97、108、112、115、131、137、162、170、178、302、303、两马航线定时班车等公交在下院站下车步行约900米可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