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评国家级称号,绩溪县这5个千年古村太美了

1036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28 14:46:16    
瀛洲镇龙川村

龙川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中国传统村落,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村落。龙川始建于东晋,距今近1700年,位于绩溪县城东十公里,原名大坑口,始祖是东晋散骑常侍胡焱。

村里有被称为"木雕艺术博物馆"和"民族艺术殿堂"的胡氏宗祠和徽派石雕之最的明代石雕牌楼奕世尚书坊。与龙川村隔水相对的是绩溪名山龙须山,是无数徒步历险爱好者的胜地。

龙川村东面有一座龙须山,因盛产造纸原料龙须草而得名,龙须山东连七姑山,有双峰 ,”主峰龙峰,海拔1048.6米,顶有龙池,四时不枯。龙须山的山脊为东西方向生长,从南到北平行分布了好几条,从空中俯瞰犹如几条蛟龙静卧山中,形成“川”字状,龙川村名也由此而来 。

龙须山之所以特别,是因为在浙皖地区,哪怕在全国地区都很难找到一条类似的线路。山脊锋利陡峭,很多路段只有两个脚掌那么宽,两侧都是陡峭的悬崖。而且龙脊又表面沙化,都是细小的沙石,犹如行走在高山沙漠一样。两侧是层峦叠嶂的群山,毫无遮挡。

龙须山上有龙须草,制作佳笺,古称龙须纸,南唐后主李煜珍爱有加,储之于“澄心堂”,故龙须纸名噪天下、倍价巴蜀,山因草而得名。

家朋乡尚村

尚村地处绩溪县家朋乡,距县城40公里,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云岭旁,与“中国美丽田园”——“家朋梯田”相邻,这是青弋江的源头。

尚村坐落在绩溪第二高峰饭甑尖脚下,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明清古村落。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道沟坎,都有她千年的故事。村里老房子粉墙黑瓦,顺着山势错落而筑。走进一个旧院落,有门楼,有水塘,有菜园花草地,这个大户人家祖上据说曾是明末袁崇焕部队的押粮官。

尚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、全国生态文化村、省级旅游示范村,AAA景区,是罕见的多姓氏千年古村落,古时还有一个非常雅致的村名,称为“砚瓦村”。

尚村之所以能成为"砚瓦村",很大程度是受外来人口迁徙的影响。尚村古村落的形成大致可溯源千年,唐末中原战乱,各士族大户迁入皖南徽州,因尚村地处偏僻,仅溪流孔道与外界相连,景色旖旎迷人、环境幽雅、如秘境之地,是典型的世外桃源。

尚村之“尚”,乃崇尚文化、教育之意,现有村民两千多人,古时的尚村家人口千余,家家有砚瓦,户户有毛笔。那时,如此偏僻而且人口众多的山村能做到这一点,可见当时文风的鼎盛程度。

尚村山清水秀,民风古老而淳朴。村中有十个姓,九个祠堂基本上都保存完好,名为“十姓九祠砚瓦村”,村里聚居着许、高、章、方、周、张、唐、胡、王、李等10个姓,尚村民风纯朴,虽然村中姓氏多,整个村就像一个杂姓大家庭,但村人之间和睦团结,相安无事,千百年来,逐渐成为皖南罕见的多姓氏古村。

尚村田少山多,为了生存,百工技艺皆备”,意在“以技补农”,也造成了民间匠工技艺的精湛。从我熟悉的几家铁匠铺中,我看到了一代代尚村人抡锤挥汗的劳动艰辛,看到了对工艺精益求精的那份心情。也有许多人外出从商谋生,成为走商的游子,奔波在临安、杭州、孝丰一带。

如今村内仍延续有三十多种匠人:铜匠、箍桶匠、古法柞油匠、棕毛匠、弹棉花匠、窑匠、旱烟匠、吊酒匠、纸扎匠、草鞋匠、粉丝匠、麻糖匠等等,令人啧啧称奇。
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绿色的草地,白墙黛瓦的民居,天边的远山,厚厚的云层,墙边桃花开,柴门闻犬吠,这一刻是不是穿过了时空?

在尚村的周边有600多亩梯田,从尚村西南观景台上观看,其景色较之梅圲(qiān)岭梯田不遑多让。

上庄镇宅坦村

宅坦,一个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北部的千年古村,这里离一代文豪胡适的出生地——上庄镇上庄村驾车只需要10分钟,离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的出生地——上庄镇余川村驾车只需要13分钟,离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——上庄镇旺川村驾车只需要15分钟。

这个皖南的小山村,历史上曾经出过三名进士,上百名举人秀才,另外还有三十多人著书立说。自民国以来至当代,还出了20多名教授、博士、博士后、博士生导师。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小时候也曾经在这里上过学读过书。

这里是大学者胡适先生的祖居地,如今全村有1700余人,其中胡姓就占了90%以上。整个古村落依山而建,呈“飞鸟”形状。古民居群密集,千百年来始终维系着的东西走向,文化底蕴十分深厚。

▲清代宅坦村图

宅坦村,古时又称龙井,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千年古村落,她保存有从明代嘉靖以来连绵四百多年、总共4000多册(份)的宗族和村务文献(实物)而被学界誉为中国村落文化的活化石,有“中国档案第一村”之称。

▲宅坦村暮前塘


宅坦还因为有筑塘提高水位引山水进村,以兴饮用洗涤、农灌、消防及调节小气候诸利的人工水系,成为皖南水系的一绝。

除此之外,这里还曾经建有安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私家书院——桂枝书院。

▲皖南古村落文化博物馆

如今的宅坦村里建起了安徽全省唯一的村级文化博物馆——“皖南古村落文化博物馆”,而在2016年,宅坦村也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这是对古人贡献的最好纪念。

瀛洲镇仁里村

千年仁里村,地处绩溪县城通往龙川景区的途中,离县城3公里,离龙川景区5公里,是游览龙川景区的必经之地。

这里是著名徽商、红顶商人胡雪岩少年时代每天上学读书的地方,明清时期,这里作为古徽杭驿道必经之地,又是水陆码头,舟楫密集、桅樯如林,曾是著名商埠,盛极一时。

仁里,村落按龟形设计,始建于南北朝时期,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,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、明及清代的建筑。

自古以来仁里就是一个山水秀美的风水宝地,“仁里古八景”曾经名扬乡里,即“富阳春晓、石洞祥云、龙屏积翠、龟屿浮烟、鹤渚回澜、槐墩夕照、茅山夜月、大庙晚钟”。现部分景观虽历经岁月磨砺世事沧桑已不复存在,但从其名字也可想见当年奇特山水的娟秀之气。

仁里村还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、民俗村和风水村,全村3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皆能歌善舞,他们曾代表宣城市在中央电视台《欢乐中国行》中有过精彩亮相。

“仁里”语出《论语·里仁》“里仁为美”。里者,民之所居,居于仁者之里,是为美。后称风俗淳美的乡里为仁里。

历史上绩溪仁里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,是登源河边的中心村,聚财蓄气,千丁万灶,素有“小小绩溪县,大大仁里村”之说。

仁里村中目前仍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三街四门十八巷风貌,有四座古代门楼、三座明清古祠堂、古牌坊、古民居、古书院、古码头、桃花古坝、古井随处可见,依然可现当年历史商业重镇的繁华。

金沙镇黄土坎村

金沙镇素有绩溪“北大门”之称,金沙流域的戈河上游有金矿,入河的沙石中含有黄金,故名金沙。这里有“古驿热土,老桥新村”的省级美丽乡村38号桥,有清泉缭绕,美丽锦绣的兵坑,还有中国最美银杏村落的黄土坎村。

2017年11月16日,在第五届中国(安陆)银杏节上,中国林学会进行了“中国最美银杏村落”授牌仪式,绩溪县金沙镇黄土坎村获得“中国最美银杏村落”殊荣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主任委员曹福亮为黄土坎村授牌。此次评选,全国一共有11个村被推选为“中国最美银杏村落”。

绩溪县金沙镇黄土坎村村域面积38.51平方公里,东西向剖面大致呈U型,两旁山地,中部平地,皖赣铁路、绩宁高速、215省道穿村而过,交通便利。

至于为什么叫黄土坎村,听当地年纪大一点的人说,村后面的山是黄土,加之山区、坎多,所以取名黄土坎。下图右边为绩宁高速和215省道,左边为皖赣铁路。

这里田园风光十分俊美,晨有薄雾,晚有炊烟,似一幅动感画卷;巧溪绕村过,纱帽山居后,村前银杏林,村后翠峰幽,环境画中居,走乡间小道,觅高山流水,品农家美食,是您休闲、度假、观光、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的好去处。

金色草节湾

金沙镇黄土坎村草节湾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叫草湾,此地有俞伯牙、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,清代周赟所修的作品《草湾钟氏宗谱》清楚写到当时他们这个钟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后裔,始迁祖乃宋御史大夫钟颖。因此,这里的居民大都姓钟,而草节湾隔壁的章家湾大都居民姓章。


相关文章
  • 友情链接
申请友链